论郭沫若对河上肇的接受及其左转问题

郭沫若的思想在1920年代中期发生明显“左转”。这种变化契机导源于翻译河上肇的著作《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方面显示出郭沫若面对早年思想困境与危机借以寻求思想出路,另一方面也是其接受马克思主义并重建思想根基的过程。郭沫若在接受河上肇关于社会/政治革命思想实现“左转”的同时,思考并形成切合中国社会实际发展逻辑的革命主张论与革命文艺论,完成对河上肇著作思想本身的超越。由于强调思想的实际功利性与文艺的现实能动作用,郭沫若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偏颇与失衡,借助历史研究以及对文艺观的调适完善,他再次实现与时代的互动。...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郭沫若学刊 2023-03 (1), p.10-15
Hauptverfasser: 冯瑶, 李致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郭沫若的思想在1920年代中期发生明显“左转”。这种变化契机导源于翻译河上肇的著作《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方面显示出郭沫若面对早年思想困境与危机借以寻求思想出路,另一方面也是其接受马克思主义并重建思想根基的过程。郭沫若在接受河上肇关于社会/政治革命思想实现“左转”的同时,思考并形成切合中国社会实际发展逻辑的革命主张论与革命文艺论,完成对河上肇著作思想本身的超越。由于强调思想的实际功利性与文艺的现实能动作用,郭沫若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偏颇与失衡,借助历史研究以及对文艺观的调适完善,他再次实现与时代的互动。
ISSN:1003-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