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效应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提高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对实现旅游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3~2019年的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和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别测算中国30个省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析新型城镇化水平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均值由0.251上升到0.481,年均增幅为5.4%;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均值由0.598上升到0.719,年均增幅为1.2%;同时,二者呈现显著的“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2)双变量Moran's I表明,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和旅游...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3-03, Vol.32 (3), p.582-595 |
---|---|
Hauptverfasser: | , , ,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提高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对实现旅游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3~2019年的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和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别测算中国30个省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析新型城镇化水平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均值由0.251上升到0.481,年均增幅为5.4%;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均值由0.598上升到0.719,年均增幅为1.2%;同时,二者呈现显著的“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2)双变量Moran's I表明,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相关性逐渐增强;H-H型和L-L型省份的数量有所减少,H-L型和L-H型省份的数量则有所增加。(3)新型城镇化水平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同时,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各省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提高能对邻近省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产生显著的改善效应。 |
---|---|
ISSN: | 1004-8227 |
DOI: | 10.11870/cjlyzyyhj202303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