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地方治理与海外投资风险——以湄公河下游水电开发为例

近年来,在非政府组织倡导的反水电大坝的社会运动压力下,湄公河下游大规模水电开发的海外投资风险不断上升。下游各国通过吸引外资对跨界水资源进行水电开发以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但在湄公河下游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下,这种水治理形式引发了地方村社的不满,并逐渐转变为一场要求重构水资源治理权利的行动。湄公河下游非政府组织以'保护湄公河与地方居民权利'为共同信念,积极倡导地方治理规范,构建了一套关于地方治理的信念体系。同时,他们还通过框定与联系战略,建立'水电发展与脆弱群体权利'、'政策参与与公平正义的人权'等新议题,试图解构国家对湄公河下游水资源使...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9-02 (1), p.81-112
1. Verfasser: 韩叶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近年来,在非政府组织倡导的反水电大坝的社会运动压力下,湄公河下游大规模水电开发的海外投资风险不断上升。下游各国通过吸引外资对跨界水资源进行水电开发以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但在湄公河下游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下,这种水治理形式引发了地方村社的不满,并逐渐转变为一场要求重构水资源治理权利的行动。湄公河下游非政府组织以'保护湄公河与地方居民权利'为共同信念,积极倡导地方治理规范,构建了一套关于地方治理的信念体系。同时,他们还通过框定与联系战略,建立'水电发展与脆弱群体权利'、'政策参与与公平正义的人权'等新议题,试图解构国家对湄公河下游水资源使用与治理的合法性。进而,他们通过建立倡议联盟、采取大规模动员等敌对性策略,最终将对国家管理的分散性不满,转化为要求进行地方治理的集体行动,并诱发了水电发展海外投资所面临的社会风险。因此,在进行海外投资的过程中,海外投资主体须关注所在国地方民众以及其他利益攸关者的利益诉求,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也应重视当地非正式制度、社会关系网络对投资的影响,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沟通交流,更主动地掌控那些影响投资的风险因素。
ISSN:1003-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