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善之人”:巴西散文中的一个拉丁美洲概念
本文分析的是塞尔吉奥·布瓦尔克·德·奥兰达的《巴西之根》,一部在巴西散文传统中影响巨大的作品。从讨论巴西对其民族独特性之探寻的畛域边界出发,我们将巴西的文化形构理解为其伊比利亚殖民之根的投射。在这一语境中,"和善之人"就显现为巴西公共空间之缺乏的一种隐喻。一方面,"和善之人"是世纪之交拉丁美洲例外主义大讨论的产物,它作为一种形象几乎能够抵制住现代社会的种种幻灭。另一方面,借助"和善之人"这一概念,奥兰达能够一窥民主自由主义与拉美人格主义政治传统的界限,这种界限作为一种僵局在《巴西之根》中被详细讨论却未被解决。最终,这部作品也以一种开放...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0-03, Vol.4 (1), p.25-34 |
---|---|
Hauptverfasser: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本文分析的是塞尔吉奥·布瓦尔克·德·奥兰达的《巴西之根》,一部在巴西散文传统中影响巨大的作品。从讨论巴西对其民族独特性之探寻的畛域边界出发,我们将巴西的文化形构理解为其伊比利亚殖民之根的投射。在这一语境中,"和善之人"就显现为巴西公共空间之缺乏的一种隐喻。一方面,"和善之人"是世纪之交拉丁美洲例外主义大讨论的产物,它作为一种形象几乎能够抵制住现代社会的种种幻灭。另一方面,借助"和善之人"这一概念,奥兰达能够一窥民主自由主义与拉美人格主义政治传统的界限,这种界限作为一种僵局在《巴西之根》中被详细讨论却未被解决。最终,这部作品也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默许着对集体意向和个体欲望的更深层次叩问,而正是这些集体意向和个体欲望共同构成了民粹主义这一暂时能应对人民诉求的政治形式的回应对象。 |
---|---|
ISSN: | 2096-4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