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形·理·史——刘川鄂文学批评的四个维度
19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市场化、人情化、随意化、过度理论化等乱象使其有效性与公信力面临严重危机。刘川鄂以一颗赤子之心投入到文学批评中,他倡导"心灵学术",始终坚守批评主体的自觉批判意识与自由独立精神。他尊重文学的审美本性,以其敏锐的审美直觉、诗意的审美语言、激情的审美判断实践着自己的文学审美之旅。他追求理性思辨与感性领悟的融合,以学理服人。他知人论世,以丰厚的史料积累、开阔的历史视野架构史学体系。刘川鄂从"心""形""理""史"出发,力避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单一化倾向,以多维角度和开放眼光建构了...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0, Vol.35 (5), p.15-19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19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市场化、人情化、随意化、过度理论化等乱象使其有效性与公信力面临严重危机。刘川鄂以一颗赤子之心投入到文学批评中,他倡导"心灵学术",始终坚守批评主体的自觉批判意识与自由独立精神。他尊重文学的审美本性,以其敏锐的审美直觉、诗意的审美语言、激情的审美判断实践着自己的文学审美之旅。他追求理性思辨与感性领悟的融合,以学理服人。他知人论世,以丰厚的史料积累、开阔的历史视野架构史学体系。刘川鄂从"心""形""理""史"出发,力避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单一化倾向,以多维角度和开放眼光建构了属于自己的生命诗学。 |
---|---|
ISSN: | 2095-7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