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东瀛感物伤——读曹旭《客寮听蝉》
大和民族(やまとみんぞく)起源虽久,但文字形成较晚,四世纪后以朝鲜为中介,开始系统接触汉字。从较早的《十七条宪法》《怀风藻》,到后来的《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全用汉字书写,等到759年收和歌四千五百首的《万叶集》产生时,才采用汉字与假名混合书写形式。平安时代初期(九世纪),以片假名所译的佛典《成实论》出现,镰仓时代(1185-1333)后五十音图流行,江户时代(1603—1867)漢字(かんじ)开始让位于仮名(かな)。...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Vol.39 (3), p.151-156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大和民族(やまとみんぞく)起源虽久,但文字形成较晚,四世纪后以朝鲜为中介,开始系统接触汉字。从较早的《十七条宪法》《怀风藻》,到后来的《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全用汉字书写,等到759年收和歌四千五百首的《万叶集》产生时,才采用汉字与假名混合书写形式。平安时代初期(九世纪),以片假名所译的佛典《成实论》出现,镰仓时代(1185-1333)后五十音图流行,江户时代(1603—1867)漢字(かんじ)开始让位于仮名(かな)。 |
---|---|
ISSN: | 2096-3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