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时刻”、解放美学和贾樟柯电影中的“别现代”

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创造力的巨大爆发,是以某一时刻和它出现的特定地点为特征的。阿兰·巴迪乌的“哲学时刻”概念,非常接近于王建疆所讨论的别现代主义。王建疆教授所说的“主义”与西方的"主义”可能有些区别,但大体一致的地方还是明显的。由于中国和西方在人的解放这一主题下,步伐不一致,以至西方到了解构时代也就是后现代时期,而中国还没有达到200年前的西方启蒙时代的解放状态。因此,对解放这一主题的呼应,是否会在中国和西方之间形成一个共同的哲学方案,这也是别现代主义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构成哲学时刻的需要。至于别现代主义的一些理论,有的尚需被进一步理解,但就中国的现实和中国的电影艺术而言,确实能够...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贵州社会科学 2019-02 (2), p.55-59
Hauptverfasser: 罗克·本茨, 李隽(译)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创造力的巨大爆发,是以某一时刻和它出现的特定地点为特征的。阿兰·巴迪乌的“哲学时刻”概念,非常接近于王建疆所讨论的别现代主义。王建疆教授所说的“主义”与西方的"主义”可能有些区别,但大体一致的地方还是明显的。由于中国和西方在人的解放这一主题下,步伐不一致,以至西方到了解构时代也就是后现代时期,而中国还没有达到200年前的西方启蒙时代的解放状态。因此,对解放这一主题的呼应,是否会在中国和西方之间形成一个共同的哲学方案,这也是别现代主义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构成哲学时刻的需要。至于别现代主义的一些理论,有的尚需被进一步理解,但就中国的现实和中国的电影艺术而言,确实能够从中找到二者的结合点,贾樟柯的电影就具有时间空间化餉非常典型的别现代特征。
ISSN:1002-6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