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化水平、参与深度与跨国公私伙伴关系的有效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联合国为中心的跨国公私伙伴关系迅速兴起,成为全球治理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与传统的国家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相比,跨国公私伙伴关系之新表现为联合国等公有部门与跨国公司等私有部门之间的合作治理。随着公私伙伴关系模式在全球治理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其解决问题的实际效用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对于这种新型治理模式的有效性由何种因素决定,既有研究尚未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作者在合理评估公私伙伴关系有效性的基础上,对公私伙伴关系之间的有效性差异做出了一个包含因果机制的解释,并提出了以下假设:公私伙伴关系的制度化水平越高,参与者的背叛行为越少,机构的支持能力越强,伙伴关系的有效性就越高;私有部门...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11 (11), p.80-117 |
---|---|
Hauptverfasser: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联合国为中心的跨国公私伙伴关系迅速兴起,成为全球治理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与传统的国家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相比,跨国公私伙伴关系之新表现为联合国等公有部门与跨国公司等私有部门之间的合作治理。随着公私伙伴关系模式在全球治理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其解决问题的实际效用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对于这种新型治理模式的有效性由何种因素决定,既有研究尚未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作者在合理评估公私伙伴关系有效性的基础上,对公私伙伴关系之间的有效性差异做出了一个包含因果机制的解释,并提出了以下假设:公私伙伴关系的制度化水平越高,参与者的背叛行为越少,机构的支持能力越强,伙伴关系的有效性就越高;私有部门的参与深度越高,决策质量与决策接受度越高,公私伙伴关系的有效性就越高。通过对药品服务领域的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和遏制疟疾伙伴关系两个案例的比较和过程追踪以及对第二个案例的案例内比较,上述理论假设及其内含的机制得到了实证分析结果的支持。 |
---|---|
ISSN: | 1006-95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