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低保救助的主观福利效应——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和2014两个年度构成的面板数据,使用倾向值匹配和双差分相结合(PSM-DID)的计量方法,本文严格评估了城市低保对受助对象主观福利水平的影响效应,并基于中介效应分析探讨了该效应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总体来看,获得城市低保有助于提升受助个体的主观福利水平。但是,获得城市低保却会显著降低受助个体的主观社会地位和未来信心程度。在城市低保影响受助个体主观福利的机制中,主观社会地位和未来信心程度是两个重要的中介变量,获得低保会通过降低主观社会地位和未来信心程度,而削弱城市低保的主观福利效应。在未来政策优化中,消除福利耻感和提高保障水平是进一步加强城市低保主观福利...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社会保障评论 2018-09, Vol.2 (3), p.82-97 |
---|---|
Hauptverfasser: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和2014两个年度构成的面板数据,使用倾向值匹配和双差分相结合(PSM-DID)的计量方法,本文严格评估了城市低保对受助对象主观福利水平的影响效应,并基于中介效应分析探讨了该效应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总体来看,获得城市低保有助于提升受助个体的主观福利水平。但是,获得城市低保却会显著降低受助个体的主观社会地位和未来信心程度。在城市低保影响受助个体主观福利的机制中,主观社会地位和未来信心程度是两个重要的中介变量,获得低保会通过降低主观社会地位和未来信心程度,而削弱城市低保的主观福利效应。在未来政策优化中,消除福利耻感和提高保障水平是进一步加强城市低保主观福利效应的重要举措。 |
---|---|
ISSN: | 2096-3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