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爆炸渗流理论公共危机伪信息的爆发机制研究
[目的/意义]公共危机的瞬间爆发常常伴随伪信息的"推波助澜",伪信息爆炸性的大规模传播,不仅会引起人群的恐慌,其引发的公共危机造成的二次危害更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这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法/过程]文章基于爆炸渗流理论,结合SI模型提出了改进的伪信息传播模型。通过对最大连通分支、爆发阈值、分支合并和传播速率等指标的分析,探究了伪信息爆炸性出现的爆发机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伪信息的爆发存在一个阈值,小于阈值处爆发规模几乎为0;超过阈值后,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爆发。伪信息在产生初期感染性最强,随着仿真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弱。在伪信息频现并引发公共危机的大环境下,研究其爆发机制对政府进行...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8-09, Vol.41 (9), p.90-95 |
---|---|
Hauptverfasser: |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目的/意义]公共危机的瞬间爆发常常伴随伪信息的"推波助澜",伪信息爆炸性的大规模传播,不仅会引起人群的恐慌,其引发的公共危机造成的二次危害更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这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法/过程]文章基于爆炸渗流理论,结合SI模型提出了改进的伪信息传播模型。通过对最大连通分支、爆发阈值、分支合并和传播速率等指标的分析,探究了伪信息爆炸性出现的爆发机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伪信息的爆发存在一个阈值,小于阈值处爆发规模几乎为0;超过阈值后,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爆发。伪信息在产生初期感染性最强,随着仿真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弱。在伪信息频现并引发公共危机的大环境下,研究其爆发机制对政府进行控制治理有重要意义。[局限]现实情况更加复杂,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 |
---|---|
ISSN: | 1000-74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