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后期吴门文人篆刻考论
在篆刻史上,明中后期吴门文人群体参与治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彭与他的追随者不仅形成了三桥派,与之颉颃的雪渔派、泗水派,亦无不得文氏沾溉。然而,文彭等人是自己刻印还是仅仅篆印,至今并未被证实。我们即使相信文彭能够刻印,也是从较晚的资料如《印人传》中获得的印象。本文发现并利用若干公私收藏的吴门文人信札,考证嘉靖以来吴门文人如文彭、王毂祥不仅参与篆印,也亲自奏刀。文人刻印或与石质印材的发现有关,但铜、玉、牙等坚质印材在石章流行之后并未被迅速取代,故印工仍有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与文人合作的印工在隆万以后也出现通晓文字、书法的倾向,且挟一技活跃于各地市场。我们今天所说的“印人”,正是文人与印工不断双...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文艺研究 2017-09 (9), p.130-138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在篆刻史上,明中后期吴门文人群体参与治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彭与他的追随者不仅形成了三桥派,与之颉颃的雪渔派、泗水派,亦无不得文氏沾溉。然而,文彭等人是自己刻印还是仅仅篆印,至今并未被证实。我们即使相信文彭能够刻印,也是从较晚的资料如《印人传》中获得的印象。本文发现并利用若干公私收藏的吴门文人信札,考证嘉靖以来吴门文人如文彭、王毂祥不仅参与篆印,也亲自奏刀。文人刻印或与石质印材的发现有关,但铜、玉、牙等坚质印材在石章流行之后并未被迅速取代,故印工仍有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与文人合作的印工在隆万以后也出现通晓文字、书法的倾向,且挟一技活跃于各地市场。我们今天所说的“印人”,正是文人与印工不断双向融合的产物。 |
---|---|
ISSN: | 0257-58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