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课堂合作学习中基于ICLC框架的教师胜任力研究

在德国课堂合作学习的ICLC框架中,根据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合作学习被分为三个阶段:预活跃期(教师备课和向学生介绍合作学习情境)、中活跃期(学生分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后活跃期(教师课后反思)。为了驾驭好合作学习,教师需要五种ICLC胜任力——课程规划胜任力、情境监控胜任力、互动维持胜任力、小组合作巩固胜任力、反思胜任力。围绕这五项胜任力,教师应该扮演适当的角色并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划策略。德国合作学习ICLC框架下教师胜任力研究对于中国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颇有重要意义。...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中国成人教育 2016-06 (13), p.125-129
1. Verfasser: 赵婉莉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Schlagworte: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在德国课堂合作学习的ICLC框架中,根据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合作学习被分为三个阶段:预活跃期(教师备课和向学生介绍合作学习情境)、中活跃期(学生分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后活跃期(教师课后反思)。为了驾驭好合作学习,教师需要五种ICLC胜任力——课程规划胜任力、情境监控胜任力、互动维持胜任力、小组合作巩固胜任力、反思胜任力。围绕这五项胜任力,教师应该扮演适当的角色并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划策略。德国合作学习ICLC框架下教师胜任力研究对于中国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颇有重要意义。
ISSN:1004-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