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与共生:亨利·马尔蒂尼的现象学思想之跨文化对话

在二战以后的法国现象学语境中,法国当代哲学家亨利·马尔蒂尼(Henri Maldiney)反思现象学脉络中将“敞开”与人的存有的存有论的确立相混淆所难以超越的困难,从思考“世界本身的敞开”到提问实现“跨界通达性”的可能性条件,试图在重新确立的敞开视域中建立人与世界之间更有机的联系。马尔蒂尼召唤从“世界性”的去蔽走向“共生”之路,探求一种具有动感、生气、多样化的“共生”关系。本文尝试围绕敞开的深度、与他者的相遇、构成性转化与共生的视角展开马尔蒂尼的思想与庄子哲学的跨文化对话,从现象学内在演变的视角重新解读马尔蒂尼对《庄子》文本中一些段落的解读与化用,也探析在跨文化对话中呈现的相关议题所具有的美学...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哲学研究 2015-09 (9), p.87-95
1. Verfasser: 姜丹丹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Schlagworte: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在二战以后的法国现象学语境中,法国当代哲学家亨利·马尔蒂尼(Henri Maldiney)反思现象学脉络中将“敞开”与人的存有的存有论的确立相混淆所难以超越的困难,从思考“世界本身的敞开”到提问实现“跨界通达性”的可能性条件,试图在重新确立的敞开视域中建立人与世界之间更有机的联系。马尔蒂尼召唤从“世界性”的去蔽走向“共生”之路,探求一种具有动感、生气、多样化的“共生”关系。本文尝试围绕敞开的深度、与他者的相遇、构成性转化与共生的视角展开马尔蒂尼的思想与庄子哲学的跨文化对话,从现象学内在演变的视角重新解读马尔蒂尼对《庄子》文本中一些段落的解读与化用,也探析在跨文化对话中呈现的相关议题所具有的美学与伦理层面的跨界意涵。
ISSN:100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