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话语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近代仁人志士的阶级观点和思维方式是伴随着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而引发的,其基本思想来自马克思。作为舶来异质社会分析方法,之所以没有受到早期知识分子的排斥,是因为传统文化中的均平意识和思想起了中介作用。如同站在小农生产的视角解读社会主义为“公有制基础上的均贫富学说”一样,他们侧重从贫、富即财产的视角来划分阶级。这一误读,对后继马克思阶级观点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社会主义研究 2014-10 (5), p.57-62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近代仁人志士的阶级观点和思维方式是伴随着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而引发的,其基本思想来自马克思。作为舶来异质社会分析方法,之所以没有受到早期知识分子的排斥,是因为传统文化中的均平意识和思想起了中介作用。如同站在小农生产的视角解读社会主义为“公有制基础上的均贫富学说”一样,他们侧重从贫、富即财产的视角来划分阶级。这一误读,对后继马克思阶级观点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 |
---|---|
ISSN: | 1001-4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