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清时期文官保举的基本特征1

清朝也像中国其他的专制王朝一样,十分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为此,有一系列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为弥补科举取士和铨选循例任官的不足,达到破格选拔和重用人才的目的,在明朝保举制度的基础上,清朝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了保举制度,并扩大了保举制度的适用范围。清朝前中期,由于政治和社会变动不大,制度包括文官保举制度多延续,少变化,大体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但晚清时期,由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政治制度也在随之逐渐转型。就文官保举制度而言,变动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晚清时期文官保举制度和运行机制,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体现了文官保举的基本特征:文官保举制度不断地调整,文官保举的外在状况发生了多维变动,保举权在诸...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10, Vol.41 (5), p.97-103
1. Verfasser: 肖宗志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Schlagworte: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清朝也像中国其他的专制王朝一样,十分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为此,有一系列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为弥补科举取士和铨选循例任官的不足,达到破格选拔和重用人才的目的,在明朝保举制度的基础上,清朝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了保举制度,并扩大了保举制度的适用范围。清朝前中期,由于政治和社会变动不大,制度包括文官保举制度多延续,少变化,大体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但晚清时期,由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政治制度也在随之逐渐转型。就文官保举制度而言,变动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晚清时期文官保举制度和运行机制,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体现了文官保举的基本特征:文官保举制度不断地调整,文官保举的外在状况发生了多维变动,保举权在诸多人事权中的地位提升,文官保举对政治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很大,甚至超过其有益面。
ISSN:1001-4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