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主体性”与中国的教育变革
文化建构的原初动力,来自人的白下而上的本能需要,而一旦形成之后,它的内涵却不再限于生存的必须。为了对理想中的意义目标的追求,特定个体甚至有可能主动地选择牺牲自我的生存本身,所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告子上》)。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中国文化研究 2009-09 (3), p.179-186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文化建构的原初动力,来自人的白下而上的本能需要,而一旦形成之后,它的内涵却不再限于生存的必须。为了对理想中的意义目标的追求,特定个体甚至有可能主动地选择牺牲自我的生存本身,所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告子上》)。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 |
---|---|
ISSN: | 1005-3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