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的超越——中国油画造型语言的发展趋势

油画传入中国以来,国人多仅停留于对其形式、语言、材料等技法上盲目地吸收。在讨论油画民族化的问题时,只讨论民族性的形式、风格特点如何体现,而一直忽视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精神、民族造型特点如何在油画中挖掘、映带和张扬,致使中国油画长时间不能融入民族文化的大家庭中。中国油画要发展就必须冲破西方油画发展的模式,走再创造的道路:一、中国油画的美学指导思想应建立在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之上,以“天人合一”的观点来指导中国油画的发展,反对西方古典油画的再现性和西方现代派的一味强调主观表现的倾向。中国油画应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产物;二、在造型上应超越物象的束缚,以意象性为其造型特色...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4 (2), p.135-137
1. Verfasser: 刘少牛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油画传入中国以来,国人多仅停留于对其形式、语言、材料等技法上盲目地吸收。在讨论油画民族化的问题时,只讨论民族性的形式、风格特点如何体现,而一直忽视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精神、民族造型特点如何在油画中挖掘、映带和张扬,致使中国油画长时间不能融入民族文化的大家庭中。中国油画要发展就必须冲破西方油画发展的模式,走再创造的道路:一、中国油画的美学指导思想应建立在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之上,以“天人合一”的观点来指导中国油画的发展,反对西方古典油画的再现性和西方现代派的一味强调主观表现的倾向。中国油画应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产物;二、在造型上应超越物象的束缚,以意象性为其造型特色
ISSN:2095-0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