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隐性城镇化的调查与水平估测——以萧山市农村为例
<正>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在以往几十年中,一方面,国家利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城乡隔绝、城镇劳动力低工资高就业,以及生老病死皆由企业一包到底的一套完整的政策措施,在较短的时期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另一方面,由于过去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的庞大人口数和长期的城乡隔绝,加上政府对农业投资有限和工业对农业剩余的强制积累,使我国农村仍为自给半自给的传统农业,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日俱增。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率先在农村实行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措施,极大地焕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原先的潜在剩余劳动力日渐转化为显性剩余劳动力,...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人口与经济 1993-02 (1), p.16-24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正>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在以往几十年中,一方面,国家利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城乡隔绝、城镇劳动力低工资高就业,以及生老病死皆由企业一包到底的一套完整的政策措施,在较短的时期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另一方面,由于过去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的庞大人口数和长期的城乡隔绝,加上政府对农业投资有限和工业对农业剩余的强制积累,使我国农村仍为自给半自给的传统农业,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日俱增。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率先在农村实行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措施,极大地焕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原先的潜在剩余劳动力日渐转化为显性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化和地域转移的冲动非常强烈。然而,城镇由于各种福利待遇和充分就业的政策,也使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加上过去经济政策上的长期失误,致使城镇工 |
---|---|
ISSN: | 1000-4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