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及邻肺叶的非小细胞肺癌与可手术的T4患者的术后生存比较
目的分析经手术治疗的直接侵犯邻肺叶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预后情况,并与经手术治疗的纵隔重要结构受侵犯的T4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为更合理地对直接侵犯邻肺叶的周围型NSCLC进行T分期提供线索。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且均为术前临床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均为NOM0的NSCLC患者。从1997年3月到2006年10月,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有49例患者符合人组条件。其中28例直接侵犯邻肺叶的周围型NSCLC归于A组,21例直接侵犯纵隔重要结构的T4患者归于B组。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中位生存期和长期生存率进行计算和比较。两组间生存率的比较用Log—Rank检验。结果两组的性...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Zhong hua yi xue za zhi 2009, Vol.89 (25), p.1770-1773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目的分析经手术治疗的直接侵犯邻肺叶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预后情况,并与经手术治疗的纵隔重要结构受侵犯的T4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为更合理地对直接侵犯邻肺叶的周围型NSCLC进行T分期提供线索。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且均为术前临床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均为NOM0的NSCLC患者。从1997年3月到2006年10月,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有49例患者符合人组条件。其中28例直接侵犯邻肺叶的周围型NSCLC归于A组,21例直接侵犯纵隔重要结构的T4患者归于B组。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中位生存期和长期生存率进行计算和比较。两组间生存率的比较用Log—Rank检验。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肺功能和术后辅助治疗情况具有较好的均衡性。A组有1例发生围术期死亡。A组的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8.7%、61.1%和40.7%;B组的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4.7%,58.2%,43.7%;A组和B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4个月和49个月,两组间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1)。结论直接侵犯邻肺叶的周围型NSCLC的预后与可手术的侵犯纵隔重要结构的T4患者的预后相似。对部分患者,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对于邻近肺叶受侵的NSCLC患者,手术方案应该按照同期双原发肺癌的治疗原则来制定。尚需进一步研究来探讨邻近肺叶受侵的NSCLC的T分期。 |
---|---|
ISSN: | 0376-2491 |
DOI: |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09.25.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