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农耕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TV93%S157.1;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青藏高原大面积的退耕或开垦等土地利用变化,势必会减弱或诱发土壤侵蚀.为揭示青藏高原不同土地利用变化模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青藏高原农耕区为例,基于CSLE模型,解析了农耕区2015年土壤侵蚀状态,首次提出了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综合指数与减蚀贡献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量化了耕地变化对土壤侵蚀造成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耕地变化模式对土壤减蚀的贡献.结果表明:①2015年青藏高原农耕区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95.61 t/(hm2?a),潜在土壤流失量达446.51亿t/a;②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未利用地转耕地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综合指数分别为-37...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2 (3), p.120-133 |
---|---|
Hauptverfasser: | ,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TV93%S157.1;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青藏高原大面积的退耕或开垦等土地利用变化,势必会减弱或诱发土壤侵蚀.为揭示青藏高原不同土地利用变化模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青藏高原农耕区为例,基于CSLE模型,解析了农耕区2015年土壤侵蚀状态,首次提出了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综合指数与减蚀贡献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量化了耕地变化对土壤侵蚀造成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耕地变化模式对土壤减蚀的贡献.结果表明:①2015年青藏高原农耕区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95.61 t/(hm2?a),潜在土壤流失量达446.51亿t/a;②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未利用地转耕地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综合指数分别为-378.24、-118.54和-5.44 t/(hm2?a),减蚀作用依次降低;草地、林地开垦为耕地和耕地退化为未利用地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综合指数分别为16.53、32.34和200.61 t/(hm2?a),增蚀作用依次增大;③2000-2015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使得青藏高原农耕区的土壤侵蚀强度减少245.54 t/(hm2?a),较土地利用不变情景下降55.66%.在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综合指数和面积的双重影响下,不同土地利用变化对农耕区土壤减蚀量的贡献排序为: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未利用地转耕地>林地转耕地>耕地转未利用地>草地转耕地,为青藏高原农耕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参考. |
---|---|
ISSN: | 1007-2284 |
DOI: | 10.3969/j.issn.1007-2284.2022.03.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