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政治与晚年鲁迅——"且介亭杂文"与《呐喊》互读
I206.6; 1934年之后,鲁迅与"左联"的关系逐渐疏离,个人思想、生活状况也发生了变化."且介亭杂文"中对于文人着装的体察、关于阿Q帽子的辩解及对于自己"无辫之灾"的重述与《呐喊》形成了对照.租界知识分子的着装展现出层级化的特点,揭示了帮闲文人的骑墙状态和租界知识分子的奴性.《戏》周刊所画的阿Q形象有违鲁迅初衷,相比于瓜皮小帽,毡帽是穷苦无产者的身份标识,鲁迅对于毡帽的申辩体现着他的大众立场.在生命弥留之际,鲁迅对自己所受的"无辫之灾"耿耿于怀,字里行间氤氲着生命暮年的平和与孤寂,旧事重提不仅是个人的记忆发酵...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Vol.35 (2), p.44-52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I206.6; 1934年之后,鲁迅与"左联"的关系逐渐疏离,个人思想、生活状况也发生了变化."且介亭杂文"中对于文人着装的体察、关于阿Q帽子的辩解及对于自己"无辫之灾"的重述与《呐喊》形成了对照.租界知识分子的着装展现出层级化的特点,揭示了帮闲文人的骑墙状态和租界知识分子的奴性.《戏》周刊所画的阿Q形象有违鲁迅初衷,相比于瓜皮小帽,毡帽是穷苦无产者的身份标识,鲁迅对于毡帽的申辩体现着他的大众立场.在生命弥留之际,鲁迅对自己所受的"无辫之灾"耿耿于怀,字里行间氤氲着生命暮年的平和与孤寂,旧事重提不仅是个人的记忆发酵,也是鲁迅与自己、与历史、与时间的对话.这些看似私人化的叙写,却承载着鲁迅一生为大众、为将来的生命哲学和战斗姿态. |
---|---|
ISSN: | 1674-5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