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的阶段变迁、市场化困境及治理路径——以L市H镇为例

农地流转在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农民要素收入、破解农村发展困境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L市H镇农地流转实践的梳理与检视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农地流转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小规模自发性流转阶段、行政力量引导市场化建设阶段、社会关系主导人情化流转阶段。行政力量引导的农地流转市场化建设尽管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成效,但囿于农户的社会理性与禀赋效应、基层政府遵循“不出事治理”逻辑等的观念局限与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地产权的模糊性与非完整性等的制度缺陷,致使其长期发展仍面临深层困境。因此,需健全农地流转服务体系、明确基层政府职能边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强化农地...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黑河学院学报 2020-07, Vol.11 (7), p.56-59
Hauptverfasser: 汪亚楠, 董毅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农地流转在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农民要素收入、破解农村发展困境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L市H镇农地流转实践的梳理与检视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农地流转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小规模自发性流转阶段、行政力量引导市场化建设阶段、社会关系主导人情化流转阶段。行政力量引导的农地流转市场化建设尽管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成效,但囿于农户的社会理性与禀赋效应、基层政府遵循“不出事治理”逻辑等的观念局限与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地产权的模糊性与非完整性等的制度缺陷,致使其长期发展仍面临深层困境。因此,需健全农地流转服务体系、明确基层政府职能边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强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以推进农地市场化有序流转。
ISSN:1674-9499
DOI:10.3969/j.issn.1674-9499.2020.07.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