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新儒家(学)”概念的流变及其反思

“宋明新儒家(学)”概念的原型最早见于入华耶稣会士柏应理等人1687年编译出版的《中国哲学家孔子》,指对经典的新诠释及其无神论倾向违背原始儒学的程朱理学(狭义)。由此派生的Neo-Confucian(ism)概念,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在入华基督教中指战胜佛老并复归先秦儒家传统的新儒教,在冈仓天心(1903年首次使用)、胡适(1917年首次使用)、冯友兰(1922年首次使用)等学者这里指融合三教并建构形上学体系的道学(基本义),在1926年被冯友兰首次翻译为中文新儒家(学)概念;在20世纪下半叶经过卜德、狄百瑞等人的推广而得以普及,指以义理诠释及道德践履为特征的宋学(广义)。由于这一概...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9 (5), p.130-146
1. Verfasser: 连凡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