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周期率"的沉浮及其原因探究
作为中共党史上的著名典故,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历史周期率"对话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传播过程,其脉络可以概括为:延安时期提出——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渐沉寂——改革开放之后重提和热议.黄炎培提出"历史周期率",首先是基于对中国历史的长期思考,其次是基于亲身经历的深沉感慨,最后是基于延安见闻的深远忧思.新中国成立之后,"历史周期率"的话题逐渐沉寂,最初的原因在于黄炎培认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后来的原因在于"历史周期率"的话题在当时变得不合时宜.改革开放之后,"历史周期率"的话...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科学社会主义 2022-02 (1), p.11-18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作为中共党史上的著名典故,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历史周期率"对话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传播过程,其脉络可以概括为:延安时期提出——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渐沉寂——改革开放之后重提和热议.黄炎培提出"历史周期率",首先是基于对中国历史的长期思考,其次是基于亲身经历的深沉感慨,最后是基于延安见闻的深远忧思.新中国成立之后,"历史周期率"的话题逐渐沉寂,最初的原因在于黄炎培认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后来的原因在于"历史周期率"的话题在当时变得不合时宜.改革开放之后,"历史周期率"的话题得以重提以至热议,其原因有三:一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使人们意识到"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并未解决;二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历史悲剧使人们认识到"历史周期率"也会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三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历史周期率"问题的重视和强调带动和促进了学界和社会上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
---|---|
ISSN: | 1002-1493 |